【现场评审】相关的嘉宾专家

  • 李悦琳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食品行业应用工程师
  • 任萍萍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NMR应用专家/博士
  • 孙锦兰

    安捷伦资深应用工程师
  • 姚恩博

    MOS 应用与技术支持专员
  • 冯涛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晨光学者,江苏省双创人才

  • 江志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员
  • 韩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2020年毕业于比利时列日大学,获得农业科学与生物工程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主要从事中式肉制品、肉类菜肴品质保持与控制技术研究,挖掘传统工艺,开发特色风味保持、绿色加工等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现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N”专项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新疆民族风味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 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2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海底捞冷冻调理产品开发及产业生产工作。
  • 钟葵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所感官分析研究室副研究员 博士,ISO感官分析技术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消费偏好与营养健康,研制感官分析及消费者喜好的测试技术及通用基础标准,通过感官-消费喜好-营养的关联性分析实现风味品质佳、消费者喜好和营养健康的新产品创制。获授权国内相关技术发明专利10余项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获感官应用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EI 30余篇。
  • 史波林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

  • 迮晓雷

    汤臣倍健科技中心微生态研究和应用科学家
  • 刘爱东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一室主任、“高层次人才项目”应用营养团队负责人。第二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
  • 张庆武

    北京日新远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 刘振民

    光明乳业研究院院长、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李小波

    赛默飞TEA&ICPMS资深应用工程师。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毕业后历任日照钢铁等单位技术骨干,多年原子光谱分析从业经验,擅长食品安全、地矿和石化领域的元素分析及应用
  • 李建其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药学院制药工程研究员
  • 姚仲平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
  • 罗祎研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风险管理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
  • 伍业旭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从事微生物培养基及培养基原料相关研发、生产与发酵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高溶解度试剂级酵母浸粉、酵母蛋白胨、各类动、植物蛋白胨等有机氮源原料,针对各行业定制化开发了各种专用有机氮源,提高行业发酵效价,负责或参与相关研究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励1项,参与相关国家标准起2项。
  • 刘晨光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赴加拿大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具研究方向为:1)微生物代谢:ORP改变代谢流及胁迫耐性的机理及应用;2)生物质利用:木质纤维素转化生物燃料关键技术的开发;3)细胞形态学:微生物絮凝机制及可控絮凝改造平台建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在Biotechnol Adv、Nat Commun、Nano Energy、ACS Sustain Chem Eng、Energ Convers Manage、Biotechnol Biofuel、Bioresour Technol、Biotechnol Bioeng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参与编着Springer出版·的专着1卷(Biotechnology in China III: Biofuels and Bioenergy),编着中文专着1本。获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奖A类计划资助。担任4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辑或客座编辑。申请发明专利18项,授权5项。所在团队有丰富的企业合作经验,参与建设了万吨级乙醇生产装置,“自固定化酵母细胞酒精连续发酵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烛光奖一等奖、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被授予了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十佳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 徐虹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聚氨基酸等微生物生物聚合物的生物制造,开展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化应用的研究:(1) 建立了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白链霉菌生物合成聚氨基酸的技术体系(CRISPR 菌株改造平台,代谢工程平台、发酵工程平台),完成了聚谷氨酸、聚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代谢模块改造与优化、发酵过程调控,将聚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水平提升至工业生产规模;(2) 建成国内首条、国际规模的聚谷氨酸自主生产线,首次揭示了 γ-PGA 具有延长肥料释放与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机制,创造性地将其规模化应用于农业肥料增效,产品服务于国内多家大型农化企业,并牵头制订了“γ-聚谷氨酸”国家行业标准;(3)实现了聚赖氨酸的产业化生产,并协助企业推动ε-PL进入“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研究成果获授权专利50余件(其中美国专利1件),实施30件。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中国专利银奖和优秀奖各1项。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18906453236
15376602038
扫一扫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