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相关的嘉宾专家

  • 黄红雨

    拜凯 (杭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主要负责公司研发工作。对普通金属与稀贵金属催化、生物酶转化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合成生产中的应用与清洁工程工艺开发有着丰富的研究、工业化经验。

  • 王广建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反应工程教研室教授、博导,化工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净化领域的催化新材料合成制备、能源化工领域如油品中脱硫脱氮催化剂制备及应用、加氢脱氢催化剂制备及应用、化学反应器设计与优化、清洁化工工艺如精馏塔与吸收塔等主要设备的模拟优化及新工艺研究。注重产学研结合,与齐鲁石化、青岛石化、金城石化、中石化安工院、华电环保、清源集团等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已完成委托项目十余项。

  • 严丽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合成气转化与精细化学品催化研究中心主任。被评为“大连市科技局优秀共产党员和大连市”最美女性榜样“。在均相催化多相化、多孔聚合物等催化材料制备及工业转化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对氢甲酰化、临氢胺化和加氢催化等反应过程及催化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第17届、第22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中国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

  • 杨清河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石科院)首席专家,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博导。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一直在石科院加氢催化剂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炼油领域加氢催化剂载体基础材料与加氢催化剂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关键技术、高端材料研发工作。先后在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化获荣誉称号。作为团队负责人的渣油加氢催化剂研发团队2014年获中国石化优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持续创新能力为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 戈钧

    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特别研究员

  • 李闯

    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材料化工系副主任

  • 赵国明

    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导

  • 郭勇

    华东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化学系副主任、博导

  • 冯刚

    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导,综合实验中心主任

  • 郑明远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导、研究组组长

  • 荣泽明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智能化工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辽宁省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染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主要为纳米多孔金属(镍、钌、铁、钴、铜)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负载金属(钯、铂、钌、铑、铱、镍、铜)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精细化学品的催化加氢制备技术,生物质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转化,聚合物催化加氢转化制备高性能材料等。

  • 曹约强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特聘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聚焦高性能聚合物与高端化学品合成中涉及的不饱和烃、不饱和醛、酯类和硝基类化合物催化加氢体系,致力于反应机理与数据驱动的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设计与优化,参与煤基乙二醇合成、乙炔选择性加氢等工业加氢催化剂的研发工作,部分成果获2022年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1 年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一等奖。

  • 王勇

    浙江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催化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20,2021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名单,研究成果荣获2020年度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发明特等奖”及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课题组致力于工业化剂的研发,特别是基于多孔炭及金属氧化物的负载型工业催化剂的开发及相关反应机理的研究。课题组和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王勇老师担任副总工带领催化团队,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加氢催化剂,攻克了多类加氢反应对催化剂微纳结构个性需求的难题,所研发的多个催化剂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18906453236
15376602038
扫一扫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