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相关的嘉宾专家

  • 崔会东

    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 张刚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分离膜及高性能耐热耐腐蚀特种高分子,包括聚苯硫醚(PPS)、聚芳硫醚砜(PASS)、聚酰胺、聚芳酯(PAR)、聚醚砜(PES)、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等及环保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构建-催化合成-性能研究及产业化工作。

  • 冉祥海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的辐射改性技术研究;含氟聚合物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电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张艳中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研究院-中化蓝天氟材料有限公司聚合物高级技术总监,理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中国氟硅行业杰出成就奖。

  • 邢华斌

    浙江大学-华为电子化学材料联合创新实验室主任

  • 熊传银

    陕西科技大学教授

  • 马德成

    晶云星空CEO。美国里海大学博士(化学工程),美国塔夫茨大学硕士(化学工程),清华大学学士 (高分子材料与化学工程)。拥有22年跨国药企(默克美国和默沙东中国)的制剂研发及外包管理经验。专注于固体口服制剂的开发,分析及临床供应,以及对早期制剂开发、临床生产包装的CRO/CDMO/CMO的技术管理。主导、参与或支持超过30个新药研发项目,其中5个实现商业化。

  • 付鹏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现任郑州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系主任、材料化学专业负责人,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特种工程塑料分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先进尼龙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聚酰胺材料开发及应用。

  • 陈春海

    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特种工程塑料;航空航天用特种复合材料;特种电缆(航空航天及核工业用)。获得的荣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界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2014年吉林大学特聘教授、2015年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

  • 朱姝

    苏州空天复材董事长、东华大学副教授。SAMPE中国大陆总会热塑性专委会委员,十多年扎根航空级热塑性复合材料研究,开发了先进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高端医疗、汽车等领域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高效成型新技术路线。

  • 张佐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材料工程研究所所长。在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理论与制造质量控制、混杂与高抗冲击复合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微结构与性能、新型轻质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特种功能复合材料等方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基础研究工作。

  • 刘孝波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百人计划”,2021年入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入选“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长期从事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带领团队先后实现“特种高分子聚芳醚腈规模化生产”、“可生物降解聚酯酰胺”、“高性能聚芳醚腈吸附材料”、“耐高温芳腈基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等多项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

  • 叶健文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包括细胞工厂构建与优化、生物传感、生物过程放大、生物材料、蛋白合成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若干。获自然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伦世仪”杰出青年、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博士后等荣誉。研究成果已在Nat Commun、Adv Mater、Trends Biotechnol、Metab Eng、Chem Eng J、Bioresour Technol、Essays Biochem等发表论文近 30 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 30 余件。担任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编辑、广东省生物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等。

  • 马松琪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万人计划、宁波市领军人才、中科院特聘研究岗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春蕾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基、功能性热固性材料(包括光固化材料)及涂料研究

  • 陈梦茹

    浙江佑谦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 金明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涉及光刻胶用光生酸剂、肟酯的设计与制备;光敏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制备;涂料、油墨、胶粘剂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PCB、3D打印等相关材料开发。长期从事光固化引发剂和相关材料的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业著作1部。

  • 王世波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高分子材料及化工、工业催化,专注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合成表征高性能化以及相关重要单体的研究,如PBAT,PBS,PPC,PGA,PLA等。作为第1发明人申请国内外专利一百余件,目前授权一百多件,有的已经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开发的相关催化剂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国内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难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章十余篇, 2015年作为第1发明人荣获中国石化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科学奖一等奖 ,2019年荣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张萍波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以“绿色合成与催化转化”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发表SCI文章10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曾获盐城市“515”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多项,与多家企业合作,有很好的成果转化。2011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二等奖,2014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6年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石磊

    沈阳化工大学教授、博导,特色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聘专家,山东胜华新材料和山东惟普新能源首席科学家,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研究领域:新能源关键电池材料,工业催化及精细化工。曾先后获得辽宁省“兴辽英才”科技领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创新人才、沈阳市第一批科技管家及特派员,多项辽宁省及沈阳市自然学术成果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稀土催化专委会委员、工程热化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委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化工学会资源化工与材料专委会秘书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及完成项目4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新疆兵团重点研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以及多项与知名上市企业合作项目。牵头成立醇、醚、酯绿色合成化大-新疆天业联合工程中心,新能源电池材料创制化大-石大胜华联合重点实验室,获企业持续稳定经费支持。在Accounts Chem. Res., ACS Catal., Chem. Eng. J., J. Catal.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H值为20,已授权技术发明专利60余项。解决行业多个共性关键问题,形成了多项专有技术。

  • 荣峻峰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博士,正高级高

    工,博士生导师;中国石化“有突出贡献专家”。碳基纳米材料领域学术带头人。主持筹建了中国石化新能源研究所并担任所长。曾担任国家氢能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石化重点项目及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的课题或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催化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能源技术开发工作,主持开发的多项技术实现了工业应用,已申请发明专利266项,获中国专利授权180余项,获国际专利授权39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得中国工程院“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杰出贡献奖”和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一等奖,以及中国石化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科学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18906453236
15376602038
扫一扫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