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相关的嘉宾专家

  • 赵钢

    成都大学原副校长/成都大学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学会燕麦荞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刘健康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院长/特聘教授(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 于寒松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实验室主任/执行专家/岗位科学院/全国专用大豆产业联盟秘书长

  • 邸多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杂志、《药物评价研究》杂志编委

  • 于宁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中国区块链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 2)特邀财经评论员

  • 罗军

    创始人,国茶实验室
  • 刘振民

    光明乳业研究院院长、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张凤霞

    飞鹤乳业集团法规和中心实验室负责人
  • 赵思俊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青岛)检测室主任
  • 赵镭

    中国标准院食品感官实验室主任
  • 陈华兴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上海实验室认可技术交流中心主任
  • 王明元

    全国移动实验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 陈义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分所仪器分会副理事长
  • 徐虹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聚氨基酸等微生物生物聚合物的生物制造,开展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化应用的研究:(1) 建立了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白链霉菌生物合成聚氨基酸的技术体系(CRISPR 菌株改造平台,代谢工程平台、发酵工程平台),完成了聚谷氨酸、聚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代谢模块改造与优化、发酵过程调控,将聚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水平提升至工业生产规模;(2) 建成国内首条、国际规模的聚谷氨酸自主生产线,首次揭示了 γ-PGA 具有延长肥料释放与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机制,创造性地将其规模化应用于农业肥料增效,产品服务于国内多家大型农化企业,并牵头制订了“γ-聚谷氨酸”国家行业标准;(3)实现了聚赖氨酸的产业化生产,并协助企业推动ε-PL进入“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研究成果获授权专利50余件(其中美国专利1件),实施30件。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中国专利银奖和优秀奖各1项。

  • 张日俊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饲料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
  • 李宪秀

    博士,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罗自生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 赵黎明

    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017)、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上海市曙光学者(2015)。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兼),兼任中国轻工业生物基材料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发酵工业分离提取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华东理工大学—恒天生物基材料联合研究院院长。担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益生制品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2020-2023);上海食品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乳业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Food Science & Nutrition、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学》、《生物技术进展》、《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基于分离提取技术的食品药品及材料工程研究。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承担了20余项企业横向课题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一等奖4项)。申请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共计授权30件,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件。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十三五”轻工行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21);中国生物发酵行业30年协同创新奖(个人)(2020);2018年“伦世仪教育基金杰出青年学者”,2017年“宝钢优秀教师”,2015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2013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
  • 钟耀华

    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曾先后挂职山东德州乐陵市科技副市长、济南市历城区科技副区长。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学与工业生物技术,具体从事工业真菌蛋白分泌机制、纤维素酶系工程改良、以及产酶工艺优化研究。

  • 陆颖

    GB28050核心修订人之一,食物营养和健康效应评价关键技术方向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主导国家卫健委任务全国食物成分监测项目《中国食品原料基本成分数据表》、《中国食物成分标准版》、《实验室分析手册》等编著编委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18906453236
15376602038
扫一扫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