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关的嘉宾专家

  • 杨科大

    浙江树人学院/杭州生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4年-2008年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获得化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计算化学及基于AI的药物发现,计算化学,大规并行计算研究,累计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导开发了基于AI的一站式早期药物发现平台,目前有超过1000名国内外用户
  • 刘迎新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催化加氢技术、药物及中间体绿色催化合成、生物质资源催化转化等。

  • 金伟伟

    教授,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副院长,兼任《精细化工》青年编委,主要从事药物活性分子的绿色有机合成,主持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8项。

  • 郝红勋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讲席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业结晶、药物分离与精制、功能晶体的设计与开发和高盐废水处理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项,主持各类校企合作项目50多项,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已成功推广应用于茴脑、奥美拉唑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曲松等众多个产品的生产中,建立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推动了合作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提升。上述成果所衍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为合作企业年均新增产值过10亿元,年均新增利润超过3亿元。

  • 张鹏鹏

    博士,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国家 级优秀青年人才(海外)项目获得者。其主要针对天然产物合成及药物化学开展新方法和新理念的探索,从事的研究包括: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目标导向的新颖合成方法学开发、以及人工智能辅助的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等。

  • 邓光辉

    上海鹰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博士,2008-2013年,加入葛兰素史克(GSK),从事靶标确认、苗头化合物筛选和先导化合物优化、临床化合物选择等工作。2010年,因临床化合物候选成功,获得GSK杰出贡献银奖;2013年,获得杰出科学家奖和GSK股票。重点参与的2个药物分别进入临床I和II期。今,创办上海鹰谷,致力于为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数据库,提供电子实验记录本、试剂和样品库存管理、化合物注册管理、结构式编辑器、IUPAC中文命名等软件工具。

  • 陶静雯

    明度智云AI创新部主任,负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解决方案设计和落地,项目经验覆盖药企研发、制造、质量等环节,负责搭建AI药物性质预测平台、AI+DOE工艺开发平台,AI药物生产异常检测平台,干细胞图像检测平台,大模型智能培训等应用,从算法设计到应用实践于一体。

  • 郭明全

    教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慈溪医工所研究员,天然医药诊疗材料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药食两用植物提取物活性物质多靶标筛选、其作用机制和创新开发利用研究。

  • 武双平

    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平安医院主任中医师,兼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食药同源产业分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中医药传承赋能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专家。

  • 曾小明

    DEKRA德凯中国过程安全及组织可靠性总经理、首席工程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在化工工艺领域有25年的工作经验,包括4年实验室和工厂的工艺工程师经验, 8+年制药化工和日用品工厂的运营经验(罗氏,强生),和 13+年的亚太区工艺安全领导经验(在罗门哈斯/陶氏化学,空气化工和霍尼韦尔)。陶氏和霍尼韦尔认证的 PSM 审计师。首批 CCPS 在 2015 年全球颁发 Certified Process Safety Professional (CCPSC)认证资质的过程安全专家。专业领域:过程安全风险评估(HAZOP,LOPA,SIL,QRA,FTA,等)、过程安全管理PSM、培训、HSE项目管理、生产运营管理。

  • 郑志能

    浙江天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职浙江新和成、浙江新赛科药业、上海新健医药化工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参与过浙江博腾药业年产248吨抗艾滋病、抗丙肝和抗糖尿病医药中间体项目、宣城美诺华药业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原料药(API)项目(一期381吨)、安徽美诺华药物化学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年产400吨原料药技改项目、安庆汇辰药业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高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项目等等重大项目。

  • 李世宇

    安琪酵母微生物营养应用技术专家,从事大分子蛋白药物表达行业十年,对于基因工程菌和细胞培养常见配方和发酵工艺问题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经验,对于有机氮源在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应用有深入的研究,多次为国内外行业客户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大幅提升效价并得到高度认可。

  • 朱子丰

    明捷医药 副总经理 15+年药物质量研究经验及CRO商务经验。从事药物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研发相关领域15余年,熟悉国内外药品质量标准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擅长使用多种分析技术设备和检测手段,对多种色谱分离原理及实践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擅长解决药物质量研究中的疑难杂症。在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开发、药物未知杂质鉴定、基因毒及亚硝胺杂质研究、包材相容性研究、药物处方反向工程、创新药及仿制药质量研究等领域有丰富经验。目前负责明捷的商业运营和药物分析服务板块,包括痕量分析、包材相容性,杂质分离鉴定,结构表征,生物药质量研究等业务。

  • 占小兵

    从事药品研发分析工作二十年,具有丰富的药物研发分析工作经验。现任国内某大型制药公司研发分析技术总监。其开发的HPLC分析方法开发、GC分析方法开发、元素杂质分析方法开发、溶出曲线方法开发、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撰写药典格式质量标准、杂质控制策略等课程都以不空谈重实战的风格获得了学员的高度评价。

  • 陈蔚

    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天津泰普制药技术研发中心经理

  • 张万斌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讲席教授;1997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3年先后任日本大阪大学助理教授和三菱化学主任研究员;2003年至今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特聘教授/讲席教授;2017年起担任上海市手性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发表研究论文3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有多项成果获得工业化应用。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国化学会会士。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 夏其乐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药同源植物加工研究室主任、院专聘研究员,国家食药同源创新联盟理事、浙江食品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药物质专业委员会、浙江省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协会、浙江省饮料工业协会专家委员。

  • 张海禄

    博士,晶云药物固态化学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波谱学理学博士学位,同期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带领团队从事晶型药物与核磁共振谱学研究工作。张海禄博士是中国晶体学会药物晶体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核磁共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波谱学杂志》和《Magnetic Resonance Letters》编委。张海禄博士在Crystal Growth & Design、CrystEngComm、Molecular Pharmaceutics等领域主流学术期刊发表了90多篇学术论文,培养了30余名研究生和博士后。目前的研究兴趣为药物晶体中的活泼质子定位、超短氢键和结构极相似晶体区分。

  • 林峰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药物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 夏振华

    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执业药师、主任药师,曾在两大上市制药公司、国有制药企业担任厂长、总经理和研发质量总监等职务。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专业毕业,从事原料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注射剂等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工作近40年,发表有关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方面的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论文中的分析方法被现行的美国药典、欧洲药典和中国药典采用),组织和指导并通过了10多次FDA以及多次欧盟、德国、日本等检查,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有很好的感悟和造诣,已授权专利一项。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18906453236
15376602038
扫一扫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