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相关的嘉宾专家

  • 张然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博士,国家食品安全抽检核查处置专家,特殊食品现场审核专家,近年来完成总局特殊食品相关课题《特医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技术要点研究》《婴配特医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清单研究》2项,总局审评中心《特医食品生产工艺相关内容及变更注册技术审评要点研究》1项,多次参加特医食品注册现场核查、体系检查。  

  • 何晓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分子智造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和2006年分别在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2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方向包括复杂分子体系的量子分块方法,密度泛函方法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在化学中的应用。

  • 林昶旭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从事智能化学科研教学工作,研发多型号智能化学教学科研设备,承担多项重点单位自动化项目订制开发、智能化学系统设计开发部署工作。设计承担《化学自动化及实验》课程体系,为智能化学培养相应人才。

  • 陈晓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分子智造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和2006年分别在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2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方向包括复杂分子体系的量子分块方法,密度泛函方法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在化学中的应用。

  • 苏德亮

    杭州海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过程安全专委会成员,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危险化学品行业HAZOP分析特聘专家,业内知名的是过程安全专家,有15年化工过程安全和管理体系从业经验。他对过程安全管理体系有深入的了解,在PSM体系搭建、过程危害分析、机械完整性、审计和培训等多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在专业领域,曾经担任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的HAZOP专业讲师和课程所有人。

  • 张冬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黑龙江省生猪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

  • 董雅娟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牛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专家、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等。

  • 张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

  • 杨伟文

          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金牌讲师,自 2000 年起从事管理体系咨询认证,2008 年起从事认证咨询与管理咨询,曾兼职执教大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营销等课程讲授。擅长培训以及大型项目咨询、高端项目咨询、管理体系增值审核、管理诊断、管理咨询(内控、风险管理、营销管理与分析、绩效管理等)。

          先后为三友化工股份集团讲授风险管理、为沈阳宝马汽车讲授六西格玛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及新版审核指南培训,为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讲授营销和体系化思维课程,为航天二院长峰新联、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兴机场、中航兰飞公司等众多单位讲授质量管理、其他管理体系标准和制度体系建设。

  • 高瑞昌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 高层次人才。

  • 宋启国

    苏州康衡医药总经理,高级咨询师,20年制药行业工作经验,超过10年的验证和GMP咨询顾问工作经验,写有《验证工程师的跃迁,从入门到专业》一书,主要专注于制药领域CQV,CSV 和DI,质量合规和质量绩效,无菌厂房设施和无菌操作,擅长新建项目调试确认验证管理、质量体系搭建、优化、认证咨询等内容。

  • 张磊

    金瑞博咨询总经理、GMP合规专家。主要从事国内、欧美国际GMP法规符合工作、第三方审计等工作,主持或参与了多个制药企业的国际GMP认证咨询服务,在医药合规国际化规划、信息化系统合规、生物药/化药国际GMP符合、海外企业中国准入GMP符合、数据完整性评估与整改、厂房设施设备法规符合、质量体系建设与提升、质量文化建设、药企并购合规 DD 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 骆广生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微化工技术方向创始人和分离科学与技术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微尺度流动化学、微化工技术、分离科学与技术、多相流动与传递、粉体材料制备等研究。致力于微化工理论体系构建和微化工技术从概念到工业应用的突破,揭示界面力、粘性力等对多相微分散体系的调控机制,发展基于剪切力调控的微分散方法和设备,分析微分散过程中动态界面张力的变化规律,研究探索微尺度混合、传递和反应基本规律并建立数学模型,发展分离和反应过程强化新方法,提出微设备放大和微化工系统集成理论与方法,发明微槽式、微滤膜式、多重孔径微筛孔式、微筛孔阵列式、微元件组合式等多种微化工设备,突破多项微化工技术产业应用的重大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微化工技术在万吨级湿法磷酸净化、酸团萃取、纳米碳酸钙制备、溴化丁基橡胶合成、橡胶促进剂合成等的产业化应用。

  • 仇菊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全谷物分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燕麦荞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药食同源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谷物及其副产物的健康作用科学研究及食用品质提升加工技术研发,多年来聚焦产业技术瓶颈和特殊营养膳食的研究和开发,低GI食品开发等。

  • 曾旭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

  • 任立瑞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农药制剂加工。博士期间主要研究课题是熏蒸剂新型载药体系的构建与性能研究。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振兴农药事业奖”及 农药卓越奖学金等。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Pest Management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 刘运亭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 乔雪

    研究员(北京大学)

  • 杨杰斌

    研究员/副院长,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 李得天

    院士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51La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18906453236
15376602038
扫一扫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