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开发】相关的嘉宾专家

  • 白国义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院长。主要从事新型纳米催化材料调控下的绿色精细有机合成研究,包括新型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加氢性能研究、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工艺开发等。

  • 王彦飞

    现任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全国蒸发专业学组”专家,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化工环保领域技术专家、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领域智库专家、中国盐业协会专家。从事工业结晶工艺开发及设备设计及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主持企业委托项目8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项。

  • 陶静雯

    明度智云AI创新部主任,负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解决方案设计和落地,项目经验覆盖药企研发、制造、质量等环节,负责搭建AI药物性质预测平台、AI+DOE工艺开发平台,AI药物生产异常检测平台,干细胞图像检测平台,大模型智能培训等应用,从算法设计到应用实践于一体。

  • 何琨

    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硕士,注册化工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技术副总监,公司资深专家。从事乙烯/裂解炉/LORU/CNG/OSBL/HPPO/CHPPO等项目工艺开发、工程设计数十年,获中石化优秀设计一等奖。从2010年起,申请“减少裂解炉对流段结焦工艺方法”、“HPPO装置反应器的节能优化方法”、“HPPO装置反应器工艺控制方法”等200多件发明专利,其中“减少裂解炉对流段结焦工艺方法”、“环氧丙烷的生产方法”等120件左右得到授权;获《第七届强国知识产权论坛企业资深经理人》证书、《创新未来领袖TOP30》提名奖。撰写《低碳经济时代能源化工技术进展》等100多篇论文并在《石油化工》、《化工进展》等核心期刊发表,获优秀论文二等奖。参与编写《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等专著,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 王荷芳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一直从事绿色催化反应过程与工艺方面、碳基新材料的合成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在串联反应、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和创新。迄今在化工、材料等相关领域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检索论文四十多篇,授权和公开发明专利3项。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催化柴油非加氢转化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化分公司)和酯交换法固体催化剂开发(东营石大胜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成果:从源头上通过过程的集成,非均相催化剂的开发,解决了部分化工过程的绿色化。具体体现在:1)成功开发了固体碱催化剂,应用于电子级碳酸二甲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并成功应用于数套万吨级工业装置。2)开发了新型的氮化碳、生物质碳等材料,应用于串联反应,二氧化碳的电催化和光催化还原。3)开发了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碳四烷烃的异构、正构化反应。

  • 陈宇浩

    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和博士。现任科睿思制药研发副总监,负责创新晶型仿制药开发团队,专长于创新晶型的晶型筛选,固态研究,结晶工艺开发等领域,带领团队累计完成了超过50个化合物的创新晶型筛选,超过15个亚稳晶型的结晶工艺开发,其中多个项目实现验证批生产,成功推动美国首仿申报。

  • 朱瑞恒

    上海合全药物研发有限公司药业主任,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制药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目前任职合全药业主任,原料药工艺技术平台外高桥流动化学研发团队负责人,朱博士在流动化学领域有8年多的专业经验,领导团队完成了超过200个临床前至商业化阶段项目的流动化学工艺研发以及工艺转移,从事流动化学工作之前,在合全工艺研发团队工作,主要从事传统的batch工艺开发。

  • 吴振国

    四川大学副研究员,硕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兴趣为锂/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先后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校地合作专项等项目,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申请专利14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主要研究方向:1.储能材料合成工艺开发; 2.原位表征技术开发; 3.化工过程强化;

  • 章周舜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经理,负责多个精细化工项目从小试到放大生产的工艺开发、精细化工项目反应安全风险研究&评估,将研究&评估工作融入到精细化工产品工艺生命周期。

  • 于新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特医食品研究所所长。辰欣药业截至目前有3款特医食品获批、辰欣液态全营养特医食品是国内企业首批获批上市产品,也是山东省液态全营养特医食品领域的第一张批文,实现了山东省在液态全营养特医食品注册获批的“零突破”。

  • 余姝

    晶云药物/药物结晶专家,现任晶云药物高级研究员,专长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固态研究、晶型定性定量检测、结晶工艺开发等领域,带领团队累计完成了超过200个新药化合物的固态研究,超过30个晶型定性及定量研究,及超过50个药物结晶工艺开发,解决了多个新药化合物的晶型研究问题并推动了申报工。

  • 徐俊

    博士,清华大学化学本科和博士。专长于药物固态研究、结晶工艺开发和处方前研究等领域。现任晶云药物研发高级总监,负责CRO事业部苏州研发团队。

  • 张峰

    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化学总监,流式化学部及创新设备部负责人,成功搭建了南京药石科技的流式化学平台,在精细化学品及医药中间体的连续流工艺开发及流式设备的设计、加工、集成和应用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认知。主导成功开发的克级至吨位级规模的连续流项目数百个,涉及反应类型50+,如高温高压、深冷、还原、氧化、臭氧化、重氮化、硝化、卤化(氟化、氯化、溴化、碘化)、curtius重排、光催化、电催化、聚合等。重点解决常规间歇式反应过程中剧烈放热放气、反应选择性差、收率低、反应时间长、危险或重味道物料的使用、超高或超低温及高压反应要求苛刻等方面。在多步反应连续化、连续end-to-end、及PAT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应用经验。

  • 游林茜

    厦门万泰新产品开发部纯化研究技术主管

  • 戴柳冰

    康希诺生物病毒载体纯化工艺平台负责人

  • 崔以晴

    无锡药明生物工艺部开发主任

  • 戴旭东

    药明合联偶联工艺开发部主任

  • 何向远

    百济神州工艺开发下游纯化高级总监

  • 阳燕

    复宏汉霖开发下游部高级总监

  • 罗凤燕

    武汉友芝友生物科学家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18906453236
15376602038
扫一扫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