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副研究员,硕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主要从事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
上海滔普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1993∼1998年)、日本富士施乐株式会社(1998∼2018年)工作,目前在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任教,担任资源与化工学院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含氟液晶、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超高速光开光材料和隐形信息记录材料等的合成、性能和材料物理研究,以及生物塑料、超微细粉末涂料和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新型产品的研究开发。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课题组长, 历任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党委书记。长期致力于新型氟化和氟烷基化试剂、反应、以及独特氟效应机理等研究。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知识产权和商务拓展总监,国知局专利分析和预警专家库专家,中国行为法学会华睿律云法学院客座教授,抗感染新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曾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优秀工作者、中国杰出知识产权职业经理人、中国杰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等荣誉。拥有丰富的医药知识产权经验:超过100件美国专利诉讼经验;医药许可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30亿元;参与多个专利、项目评估工作,专利质押融资募集的资金超60亿元;2010-2018年化合物专利申请数量中国制药业第一。2021年,作为主要作者出版《中国医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一书;2022年,成功无效诺华专利,在美国上市销售芬戈莫德,成为中国企业在美国挑战专利成功并上市销售首仿药。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服务团主任。
沈阳化工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导;国家级专家,校高峰学科腾飞学者,功能分子研究所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新药和精细化学产品研发工作;现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生产流通专业评审组专家,“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辽宁省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药学)。现担任“硼镁资源开发与精细化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绿色功能分子设计与开发”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沈阳市靶向农药重点实验室”主任。
沈阳药科大学教授、博导,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分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天然活性产物全合成或半合成,天然全合成和手性药物合成,天然抗自由基物质的结构改造,尤其是具有抗肿瘤和抗感染活性物质手性药物的合成的研究,重点是工业化可行的工艺研究。正在筹建与医药企业的合作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辽宁省化工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百人层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界面传递现象和过程强化、疏水/亲水表面材料、相变传热、MED海水淡化、吸收式热泵、工业余热利用、微化工与智能化工材料制备、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药物及精细化学品智能连续化制造、药品及精细化学品的清洁生产;绿色制药工程、药物生产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不对称催化、可见光催化、微流场催化;抗辐射、抗肿瘤、抗病毒、延缓衰老的小分子新药设计和开发等研究。
蔡雪凤 副主任/工程师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生物实验室
新疆塔里木大学教授、硕导,南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兵团重点实验室畜产品加工方向学术带头人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研究员
自然资源部第 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青岛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主任委员、全国海洋生物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教授、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食品非热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技术分会秘书长;全国感官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Foods》编委。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江南大学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物理实验室认可部副主任/研究员
普敦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应用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