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科学博士/食品与包装工程联合研究所所长/新疆农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沈阳化工研究院化工新材料所所长助理兼工程化部总监,“辽宁省微化工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负责人)、教授级高工。带领团队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连续化生产新工艺开发,应用绿色催化技术,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连续化反应技术解决精细化学品生产涉及危险工艺的安全和环保问题。获沈阳市领军人才、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化集团优秀青年标兵、中国化工学会染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称号。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硕导、山东省“泰山人才”、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西湖学者、开发了多款针对特定人群的功能糖醇产品。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性能乳液的合成研究、水性涂料的制备与改性以及紫外光固化涂料等。参与合作开发双组分彩色聚氨酯涂料、低成本多重交联固化聚氨酯涂料、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和潮气固化无光聚氨酯涂料等。
安徽大学教授,从事水性聚氨酯研究二十多年,是国内水基聚氨酯产业的开拓者之一。主持并完成了省科委“七.五”(聚醚型水乳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八.五”(水乳型弹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九.五”(交联型水性聚氨酯树脂)等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主持与参与十六项与企业的合作项目等。
生物统计部中国区负责人,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统计硕士学位,圣母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 Genaissance 和 Celera,之后加入 BMS 全球数据统计部门负责转化医学成果的早期临床价值开发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法规事务总监,协和医科大学生化药学硕士,曾就职于跨国制药公司和合同研究组织,超过 17 年法规事务工作经验;长期为 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在中国的开发提供法规策略和执行的支持。
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访问学者,农业农村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鱼品加工岗位科学家、江苏省双创博士(企业创新),兼任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分会委员、江苏省水产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和专家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食品工业科技》青年编委。主要从事食品加工技术及大宗水产品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工作,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科研合作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共同主编或参编著作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有机合成化学、不对称催化与合成、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生物活性氨基酸和多肽的合成研究及其反应机理研究。迄今发表SCI论文290余篇,论文SCI他引5000余次。H因子35,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2011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有机化学和化学生物学 (1) 不对称催化合成,包括设计合成新型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开发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2) 手性药物合成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手性天然和非天然化合物的合成;(3) beta-内酰胺类化合物合成的立体化学研究; (4) 生物活性的氨基酸和肽类化合物的合成(5)二氧化碳综合利用 (6) 过渡金属催化:金属卡宾参与的环加成反应、金属氢化物参与的转移氢化反应;(7)绿色化学:以水作为溶剂的新反应开发;
河南大学生物工程系主任 教授、河南省应用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微生物发酵工 程、生物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及开发工作
扫一扫,关注我们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