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国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I研究院院长。致力于AI4S技术在分子科学领域相关行业的产业落地,主导了与万华化学、京博石化、泰和新材等国内龙头企业在均相催化剂研发、高分子材料研发等方向科研命题。本次报告,将就其与化学/化工/材料行业的企业客户在有机合成相关的交流经验和大家进行分享,以及如何应用人工智能和科学计算技术在解决合成产业相关问题方面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江南大学副教授-
北京衍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飞潮(上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化工业务总监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南宁市特聘专家,主要面向大健康产业和痛风等代谢综合症人群的营养功能健康食品需求,开展特色食品资源功能因子挖掘、食品生物催化剂创制、降尿酸技术等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级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带头人,Petrochemistry等国际期刊的编委。研究方向为化工与能源领域的环境友好催化,主要从事用于化工与能源催化领域的贵金属、类贵金属、金属氧化物、沸石分子筛和磷酸硅铝分子筛以及金属(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等环境友好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以及在加氢异构化、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制芳烃、生物质加氢转化以及液体有机氢载体储氢/释氢等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用于高效加氢/脱氢及芳构化等反应的催化剂,开发出系列用于生产API Ⅲ类高端润滑油和第二代生物柴油的高效异构降凝催化剂及相应的工艺,在在扩试装置上完成1000小时稳定性评价,为工业放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十余年来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政府间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大型石化企业委托项目等各类项目20余项,作为第一获奖人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自然奖和发明奖各1项)。近十余年来作为通讯作者在Chem. Engineer. J, J Ener. Chem.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3项实现技术转让。
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
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多相催化领域的研究,以原位光谱表征技术和先进催化剂合成手段为基础,系统性地研究了多种多相催化反应体系,解析催化剂表面动态演变规律及催化反应路线,从而构建催化体系的构-效关系,提高催化剂的研发效率。迄今为止,发表SCI论文共125篇,他引5000余次;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Catal.、Nat. Commun.、AIChE J.、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Energy Environ. Sci.、ACS Catal.、Appl. Catal. B: Environ.等国外期刊和Engineering、Green Energy Environ.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共55篇,申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13件,授权5件,相关研究成果获2020年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和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
扫一扫,关注我们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