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做好新发布、新实施重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贯解读工作,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办“2025年食品安全标准宣贯培训班”,食品伙伴网将培训中重点内容进行整理,本期针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的内容进行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营养标签的意义
(1)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选择膳食;
(2)促进消费者合理平衡膳食和身体健康;
(3)规范企业正确标示营养标签,引导食品产业向营养、健康方面发展;
(4)促进国际贸易。
二、修订方向
(1)增加相关指标——出于对全民公共健康问题的考量;
(2)修订技术指标——根据最新科学证据;
(3)采取多样化形式——方便消费者阅读和理解;
(4)解决实施中问题——便于企业使用。
示例:GB 28050-2011规定镁的0界限值为≤6mg,但是参照GB 14880-2012,饮料类强化镁的使用量为30mg/kg~60mg/kg,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顶格使用量进行强化,每100g或100ml产品中的镁实际含量也≤6mg,企业只能将镁标示为0。在这种情况下,给企业或行业带来执行上的困难,因此将镁0界限值调整为≤3mg。
三、部分修订内容解析
3.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其中预包装食品的定义和GB 7718是协调一致的。
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和食品储运包装如需标示营养标签应按本标准实施。
3.2强制标示内容
营养成分表中强制标示内容新增“饱和脂肪(酸)”和“糖”。
新增提示语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该提示语无差别,只要标示营养成分表,就要标示该提示语。
3.3可选择标示内容
鼓励标识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锌和表1中其他营养成分。考虑我国居民实际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状况以及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状况,明确列出了部分较为重要的营养素,用于提高行业和消费者的重视,关注这些微量元素出现相对缺乏的可能性。
份量标示:按份标示预包装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时,每份食品的质量或体积可按类别参考附录E推荐的食品份量参考值。
其他补充信息:允许采用图形、文字等方式对以下信息进行补充说明——描述能量时,允许使用“卡、千卡、卡路里”等文字进行说明;描述钠含量时,允许使用“盐”字进行说明;描述脂肪含量时,允许使用“油”“脂”等文字进行说明;可以使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宝塔图形和核心推荐条目。
3.4豁免条款
豁免原则:
(1)营养成分不稳定的食品,比如生鲜食品;
(2)营养成分含量很低,比如包装饮用水、茶叶;
(3)营养贡献值低,每日食用量较少;
(4)包装面积小。
注意: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如标示营养标签应按照本标准执行。
3.5附录E 份量参考值的推荐(资料性)
新增资料性附录E,该附录为推荐性的,给出了18 类预包装食品的份量参考值。考虑国际上份量使用情况和实际市场流通食品的份量范围,确定了份量参考值。
根据预包装食品最小单元质量(或体积),可参照表E.1推荐的份量参考值,在适当范围内制定每份食品的质量(或体积)。以下几种情况可供参考。
(1)食品最小单元质量(或体积)在相应类别食品份量参考值50%~150%范围内,可直接以最小单元质量(或体积)作为一份。
(2)当食品最小单元质量(或体积)小于相应类别食品份量参考值的50%时,可以按照接近份量参考值的若干个最小单元质量(或体积)作为一份。
(3)当食品最小单元质量(或体积)超过相应类别食品份量参考值150%时,可直接采用食品份量参考值作为一份,也可通过分割为片、块、勺、包等进行等分,以落在食品份量参考值范围内的适宜质量(或体积)作为一份。
例如:一桶薯片为102g,可分为3包,标示为“每份34g”或“34g/份×3份”;也可以在15g~45g中选择合适值作为一份。
四、下一步计划
(1)了解行业问题;
(2)编制解读材料;
(3)加强标准宣贯;
(4)做好过渡衔接,引导正确执行。
问题解答
GB 28050附录E中份量参考值中的食品类别是按照什么原则来分类的?是按照生产许可证还是GB 2760等来进行划分?
答:基于对生产许可分类的考虑之外,综合借鉴了国际上的分类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18类食品份量参考值。
如何理解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酸标识的差别和关系?
答:本次饱和脂肪(饱和脂肪酸)作为强制标识,意思是可以标识饱和脂肪,也可以标识饱和脂肪酸,按照经验这两个值差别不会很大,企业可以再自行核验一下。
豁免标识营养成分的产品是否还需要标识青少年的提示语?
答:是一起豁免的。
过量摄入危害声称用语是只能用附录D的描述还是可以用附录D以外的其他描述?
答:对于营养声称尤其是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用语只能使用附录D的描述,不允许修改、删减和合并,所以也不能使用附录D以外的其他描述。
上述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具体条款解释以最终官方释义为准。GB 13432和《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时间:2025-06-09至 2025-06-11
内容:标签合规、食品标签要求及常见问题解析
1.食品标签合规主要法律依据
2.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3.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4.特殊膳食用食品—运动营养食品标签要求
https://train.foodmate.net/show-17598.html?salesmanid=222
【相关内容】
2025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贯会会议笔记|GB 7718篇(一) https://ctc.foodmate.net/news/show?id=4324
2025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贯会会议笔记|GB 7718篇(二) https://ctc.foodmate.net/news/show?id=4325
2025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贯会会议笔记|GB 28050篇 https://ctc.foodmate.net/news/show?id=4337
2025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贯会会议笔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篇 https://ctc.foodmate.net/news/show?id=4338
2025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贯会议笔记|GB 13432篇 https://ctc.foodmate.net/news/show?id=4347
想要报名学习的小伙伴,请添加客服微信:15376602038/18906453236,座机:0535-2122191,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食品会议培训中心】和网站【https://ctc.foodmate.net】,注册会员足不出户便可掌握上百个会议/培训的全新动态,充分满足您的学习需求。
注册会员,订阅分类,新增会议培训周五抢先知!
收藏会议培训,获取指定会议培训变动通知!
会员注册通道:https://ctc.foodmate.net/index/login/phone
若您还想了解更多其他方面的会议培训,可以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食品会议培训中心(https://ctc.foodmate.net): 汇集行业会议培训,实时接收全新动态。
·食品会议中心(https://conf.foodmate.net):覆盖面广,汇聚食品行业多元化会议培训。
研发创新会议(https://conf.foodmate.net/list?catid=5621):包含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健康食品、营养健康、研发工艺、产品创新等会议;
安全合类会议(https://conf.foodmate.net/list?catid=3954):包含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动物健康安全、合规管理、标签合规等会议;
质量管理会议(https://conf.foodmate.net/list?catid=5609):包含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GMP管理、生产质量管理、仓储配送等会议;
检验检测会议(https://conf.foodmate.net/list?catid=3955):包含实验室、检测技术、食品/农产品/乳制品检测、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等会议;
其他会议(https://conf.foodmate.net/list?catid=5622):包含快消品、细胞培养、细胞产品、微生物培养基、生物基、微生物、零售、医药、化工等会议
·食品培训中心(https://train.foodmate.net):粉丝众多,展现食品行业多维度体系培训。
研发创新培训(https://train.foodmate.net/list-1884.html):包含加工技术、酿酒、品酒师、评茶员、健康管理、营养师、中式烹调师等培训;
安全合类培训(https://train.foodmate.net/list-1883.html):包含食品合规管理、标签审核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标准法规的解读等培训;
质量管理培训(https://train.foodmate.net/list-1885.html):包含体系内审员、五大核心工具、QC、BRC、过敏原、六西格玛、FSPCA、ISO9001/22000/14001/45001、HACCP等培训;
检验检测培训(https://train.foodmate.net/list-1886.html):包含微生物、检验员、质量控制、采样、实验室内审员、资质认定、CNAS、计量、不确定度、管理层能力提升等培训;
其他培训(https://train.foodmate.net/list-1888.html):包含企业管理、管理人员能力提升、虫害、碳减排、客户服务、投诉管理等培训
ps:若您想查找更精细的内容,可在顶部搜索栏直接输入“关键词”点击搜索即可
声明:
①食品伙伴网将行业会议培训信息展示于本平台,仅供您搜索。有关报名等详细情况请自行联系组织方或主办方进行核实。
②会议与培训等相关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完全归其培训机构或主办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