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水产资源利用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感官评定。1996~2003年作为中方主持人参加中日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国淡水渔业资源利用技术开发。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究项目10余项,参与编写《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卷》、《水产食品学》、《食品感官评定》等重要著作10余部,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2010年以来经常受邀在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湖南卫视等媒体出席食品安全、营养类及海洋生物等专题。在多家报纸、杂志及多媒体上撰文或接受采访,为消费者答疑解惑,并从食品科技、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等角度指导消费者识别消费宣传陷阱,提高对健康食品、安全食品的鉴别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全谷物分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燕麦荞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药食同源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谷物及其副产物的健康作用科学研究及食用品质提升加工技术研发,多年来聚焦产业技术瓶颈和特殊营养膳食的研究和开发,低GI食品开发等。
教授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甜味觉感知、甜味受体和甜味剂结构与功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分别于2009年与2014年在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与美国布朗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神经科学杂志)、Chemical Sensese(化学感知)等杂志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其中科学出版社1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
担任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Planta、Chemosensory perception、现代食品科技等SCI或核心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山东省、河北省、福建省等科技项目评议专家,山东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智库专家。指导3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020年度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副教授
南昌大学赣江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后,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高等学校首批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后、中国海洋大学-美国塔夫茨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从事食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规律、构效关系与作用机制及其相关营养健康食品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博士,省高层次人才,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首席研究员,省科学院食品微生物学科带头人,食药用菌精深加工团队学术带头人,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食用菌功效成分提取、活性、作用机制、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导,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昆明市食品高值化加工及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扫一扫,关注我们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